top of page
【緣起&介紹】

2011年,受政府的邀請,我走進了雲林開始拍攝我所看到的雲林,起初我看見的是最表面的環境、風景,慢慢的,我看見了人民勞動的景緻。經過了長時間的相處,認識了地方上的人士,慢慢的展開了拍攝的幅度,發現了許多在各領域努力的人士,他們的精神是如此的令人敬佩。

此外,我發現在這塊勞動年齡偏高的土地上,有一群年輕人想要回鄉,他們是如此堅持自己的信念,不斷的創造出新的產值,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夢想,就是讓更多人可以回家。

這些故事,全都收錄在這本《雲林有大家》。



【作者真心話】

如果您問我,我放下工程師的工作,這一年半的時間,在雲林看見什麼?那我想告訴您:我從茫然,慢慢地看見某個缺角的我;不過更重要的是-這片溫暖的土地、那如同母親的海、在家鄉靜默耕耘創造新環境的長者、堅持回家的新一代……。七年級住在都市裡的我,不只被路旁的死豬嚇到,也被這群台灣最堅韌的海邊子民震撼到……。

一塊離我最近卻最陌生的鄉土,是我在城市工作二年後最衝擊的撞見。



【本書特色】

以最樸拙的文字與鏡頭,看見在地人最純粹的情感與使命,紀錄近四十人的農漁民生活、牽水狀文化季、傳承技藝的師傅、藝術家與返鄉創業的年輕族群。農田、蚵棚、溼地……,雲林人在土地上甘甜辛苦的耕作,力抗工業污染、地層下陷、盤商壟斷市場,不斷的研發新產品,努力創造新的價值。許多想回家的年輕雲林人,用憨膽做夢,期待牽成更多更多的雲林人,一同踏在溫暖的土壤裡,快樂生活。



【鄉親的話】

*「你就放手去做吧!」雲林縣政府文化處處長這樣告訴我。
*「來啦,一起看電視。你好像是我孫子,每次都來陪我聊天。」84歲的台西阿公說。
*陳大哥早上去台北開會,下午就坐高鐵回家養鰻魚。他說:「這麼快樂的事,怎麼可以交給別人來做!」
*雖然一天只能做出幾個燈籠,但林大哥很努力地要把這項傳統工藝延續下去,他說:「如果不做,那媽祖生日的時候怎麼辦?」
*「一股信念、一股對家鄉的愛、一股希望為家鄉帶來改變的理想,拋棄慣行養殖方式,堅持養出安全又健康的好蝦。沒有錢,只有堅持與夢想!」用廢棄豬舍和海水養蝦的好蝦冏男說。
*研發出spa文蛤的曾大哥說:「不斷進化這個產業,用一個對環境非常友善的作法永續經營下去,這樣才能留住更多人才,並讓更多人能回鄉工作。」。
*「總是希望可以透過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影響別人,這過程雖然緩慢辛苦,但我們樂此不疲。這是為什麼呢?是一種信念吧!相信你我心中都有各自的信念秉持著。」推展漁村觀光的蔡云姍說。



【詳細資料】

規格:穿線膠裝 / 320頁 / A4 / 高線數同心圓四色印刷 / 初版 / 1500本
出版日期:2012/7/6
語言:繁體中文/English

獨立出版(花費一百萬)
中英對照
*大開本/兩公分厚



購買連結: pinkoi



雲林有大家 Yunlin, one and all

bottom of page